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化文化產業體制改革已定調,出版產業將迎挑戰與發展并存期。
根據會議精神,出版產業有望實現跨區域、跨行業兼并重組良機,但同時也將面臨行業兩極分化加重等挑戰。
十八界三中全會本月閉幕,會議通過了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。《決定》提出,要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,推動文化企業跨地區、跨行業、跨所有制兼并重組。徐云祥介紹稱,跨行業內容整合障礙目前基本消除;全會認可資本加市場的發展方向、下放審批權,都將極大促進產業發展。
但同時,跨區域并購仍受所有制影響。徐表示,跨區域并購民營公司目前不存在問題,但國有資本之間仍非常難,“產業內職能化和區域化分割仍很嚴重,行政控制影響仍需要進一步放開”。
他同時透露,公司目前加快新業態新服務轉型,需拓展的領域如影視游戲等,多為民營公司;國有資本之間貿易壁壘并不是公司必須克服的難題。
此外,《決定》中還提出,繼續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,加快公司制、股份制改造。尤其《決定》中提出,對按規定轉制的重要國有傳媒企業探索實行特殊管理股制度。降低社會資本進入門檻,允許參與對外出版、網絡出版,允許以控股形式參與國有影視制作機構、文藝院團改制經營。
徐云祥表示,此次文化產業改革力度強勁,放下審批、簡化程序、降低門檻;此舉將加快政企分開,打破利益資源部門化和區域化的現象。但放開資本限制或還將加速產業分化。他表示,部分改制不徹底、轉型慢的出版企業或將加速衰退,而產業難以急速發展的現狀還將進一步壓縮民營出版的生存空間。
同時,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還需面臨政策和法規的部分沖突矛盾。在此之前,文化體制改革已推行十年,新聞出版一直走在前沿。但根據我國新聞出版業法規,出版單位需是國有獨資體制,發行需為國有控股體制。體制僵化,一度成為新聞出版最大的制約因素。